京津冀一体化下的百万亿市场机遇

      201575日,第二届中欧校友商道论坛在北京举办,瑞景通途作为支持机构为本次论坛提供资源支持。

      本次论坛高峰对话环节主题为“京津冀一体化下的百万亿市场机遇”。 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夏光作为本次高峰对话的嘉宾主持,与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吴舜泽教授,博天环境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赵笠钧,新奥集团董事于建潮四位嘉宾一起,就这一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本文对高峰对话中所涉及的主要问题和嘉宾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梳理,和大家分享。

image009.jpg

一、各位嘉宾对“京津冀一体化下的百万亿市场机遇”的基本看法

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夏光:

内容提要:什么是政策导向?包括两个方面,区域战略规划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新顶层设计。

今天我们讨论政策导向带来的环保商机,那么政策导向是什么政策导向?

  政策导向包括两个大的方面。第一个是关于区域战略的规划,包括“一带一路”和“京津冀一体化”,京津冀协同发展文件中央已经审议过了,它的核心内容是把交通和生态环保两件事情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率先的领域,这两个都是基础设施和基础建设领域,要想发展先把道路修好才能摆好发展的架式。第二是4月份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这是一个最新的顶层设计,还有5月份《环保保护审计条例》等四个重要文件,这些重要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文件都是在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相对来讲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有一定困难的时候发布的,中央并没有因为经济遇到新常态了把生态环保放一放,这时候反而提出更高的环保要求,提出绿色经济的理念,这是很有深意的。

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吴舜泽:

内容提要:环保产业是政策拉动型产业,也是技术催生需求的产业。

  环保产业一直是政策拉动型的产业,过去来说环境保护相对来说治理不足,2015年治理幅度明显加大,“京津冀一体化”也好,“水十条”也好,未来环保治理的方向给我们的环保市场最大的机遇。谈到京津冀一体化就会谈到钱,至于40几万亿各家有各家的说法,这是一个需求的概念,还不完全是投资的概念。比如说我们做水市场的时候,我们也测算了一下大概十三五期间或者2015年开始我们总的需求也有四五万亿,这些资金不是国家出资,有的是企业自己拿的,或者有政府一些主导性的投资,或者有PPP的方式,但是最重要的问题无论是京津冀也好,“水十条”也好,它对环保产业出了很多的政策,给了优惠政策和激励政策对环保产业起的作用更大。不应该盯着钱而应该盯着发展方向,适应政策的走向,把这个提前部署好。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企业一定要抢占先机。

  另外,环保领域是一个技术催生需求的领域,不仅仅是政策和规划拉动需求,有一个技术达到一定程度我们才敢说十三五期间这个东西达到多大的体量,我们一定要研究这个东西提出之后有没有技术的支撑,是不是拉动国外的企业和拉动国外的GDP

新奥集团董事于建潮:

内容提要:企业要通过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来抓住今天的机遇。

  去年北京周边7个城市列为十大污染城市之一,包括廊坊、天津、石家庄,包括河北一些城市156天是蓝天,北京172天是蓝天,我们吃的是什么?我们有含有添加剂的食品,含有来自于某地的一些毒韭菜等,我们这块都面临很大的问题。我们首先要解决生存,然后解决发展!

  像雾霾问题主要来自于能源,河北大家都知道生产全球1/9的钢铁,燃烧大量的煤,所以它没有办法不造成污染,所以要大力使用天然气,同时一定要把可再生能源作为一个很重要的方向。再有是环境的问题,过去这些年我们高产能,一定要加大治理同时防范新的问题,包括立法从执法,从我们的诸多方面,包括我们在京津冀一千万人口处于贫困线以下,走出北京200公里还有很多人住在石头的屋子,吃药都吃不起,所以要解决协同发展的问题,通过一系列的方式落实。

  我认为作为企业在在商言商,新奥根植于河北,做能源,现在也进入到节能环保领域,我们认为包括京津冀包括中国在能源领域有巨大的商机。这些环境问题是企业过去发展当中造成的,企业应该承担社会责任,把这些事情做起来,我们认为第一通过模式创新,第二通过技术创新,作为企业一定要通过模式创新技术创新来抓住今天这个机遇。

博天环境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赵笠钧:

内容提要:京津冀一体化给企业带来了一个巨大的市场的同时也能解决企业功能设置和布局的一些现实问题。

  京津冀一体化,对于企业来说,很现实的机遇一个是“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市场体量很大,这次“京津冀一体化”对北京、天津的影响非常大,我们自己理解的机会从环保的市场,从北京扩展到天津和河北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第二,讲到交通的问题,这也有现实的意义,比如说天津武清就找我们,希望把我们的研发把我们的呼叫中心放到武清去,这些是政府提供的。相比较之下北京的生活成本比较高,呼叫中心员工生活在北京幸福指数不一定高,如果京津冀协同发展对这些产业的转移也很有作用。据说河北主要地级市的连接不超过1小时,就很方便了。从我们做环保角度来看,这个京津冀的协同发展不仅缓解北京的交通和环境问题,对我们的企业发展也有非常现实的机遇。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

内容提要:京津冀一体化带来的北京与周边地区梯度和差异的缩小蕴藏了各类商机,不仅仅局限于环保,有差距的地方就有商机。

  京津冀一体化带来的梯度和差异的缩小。周边各种基建设施,教育,卫生,医疗都应该向北京看齐,这中间就蕴藏了各类商机。不仅仅是交通和环境。周边生活质量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能带来更大商机,不应该只看到投资多少多少的数,而是应该看到的是需求。北京能做到的事情,别的地方也可以做。河北向北京看齐的时候,差距在哪里,差距就是商机。

二、吴院长解析“水十条”中的市场商机

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吴舜泽:

    “水十条”是1035238段话,里面的要求还是比较具体的。具体的方向大家可以看一下,尤其是1516171820量化指标比较明显,提前企业布一下局。对于京津冀来说,把长三角、珠三角尤其是京津冀,包括城市水体,包括京津冀再生水的利用率,还有管网,城市污水提标,工业治理我们有10个小行业的淘汰,一批工业园区的升级改造,我们在十大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排污强度的降低,除了保税区不在范围之内都要求园区配套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如果没有的话就取消你国家级的产业园区称号。实际上中国的污水处理力从十一五提高到现在2.7亿吨跟美国差不多,但是管网覆盖率是美国的一半左右。过去在污水处理工作欠帐比较多,现在要做的是扩容的工作,难度比较大,深度也比较深,所以污水处理厂系统的建设,农业领域的治理也提出了相关要求,包括推水减地,都提了很多的要求,这里面商机也比较多。京津冀本身的环保体在全国的盘子8%12%,专门讲了如何破解环保体系,第一打破垄断,第二制订招投标的办法,要有黑名单的制度,第三个要有价格税费的制度,包括一些工业园区的模式创新,大家要特别重视一下“水十条”“土十条”,那里面要注意一下谋划一下相关的市场。

   “水十条”参与的部门比较多,这里面是多部门协同合作的结果,是求得最大公约数的结果,大家对治理的方向基本是认的。比如说“水十条”第一条讲工业污染防治,第一个就是解决小微企业那些扰民的问题,十大重大行业排污减下去,治理方向上优先次序也缺人,需要什么样的政策,大家有各种不同的考虑,这也是求同存异的过程,把过去从技术讨论的问题弥补掉。


三、PPP方式的应用需要理顺价格机制,采用听证方式又存在难度,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夏光:

      PPP最终还是一个公共需求,是一个公共服务,完全依赖于企业投资,企业收回不是很吻合公共需求的本意。所以不要把公共治理都寄托在PPP,最终还是要通过政策的出台、收费、税,政府公共政策来投,我们还是把它限定在有限的范围内,不要因为有PPP的机制就把政府的环境治理的责任卸掉了。至于你说的价格是一个市场的平衡结果,但是PPP的价格有特殊性,是商家、民众和政府谈判的结果,我们看到各个地方搞PPP的时候,它制订的收水费的价格就不一样,南方就收的低一点,价格是一个多方博弈的结果,但是不完全是市场的大量交易出来的结果,主要取决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

  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吴舜泽:

  成本内部化是所有的环保企业一个盈利或者成本,这是最基本的前提,没有办法我们就无法创建市场。水的污水处理收费是今年年底,就是污水处理费涨价的那个文,如果没出的话可能就是今年年底,有一个专门的收费办法。我们做“水十条”的时候还有一个明确的相应的收费标准,建议提到什么份上。所以这个问题在“水十条”里还带了很多的附属东西,我感觉老百姓因为环境保护对于污水处理费还能接受,“水十条”大概增加CPI0.14%左右还是能够接受的,“水十条”对PPP也有一个说法,环境保护最难办的就是盈利回报机制解决不了。所以大家看看为了配合“水十条”的出台,财政部和环保部发了一个要解决盈利模式机制一个具体的方案。

四、如何解决金融环保项目融资难,投资回收期长的问题?


  国家应对气侯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

  现在可能急迫的事情就是我们的开发银行要回归开发银行的定位,开发银行给自己定位特别复杂的综合性,这是一个问题。刚才吴院长也谈到,环保是一个公共物品,它的价格不能太高,高了大家受不了。唯一办法是把融资成本降下来,刚才金永祥介绍PPT的时候,有一点当时在北京处理这件事情的时候,老外的公司是最便宜的,原因是它除了技术之外还有比较低的融资成本。上海已经开始利用上海自贸区的方式进行率先突破,如果政策性银行不做环保的事情,让商业银行搞绿色投资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它做成绿色也要赚钱,所以这一点国家肯定要下大的决心,大家都知道这一点,所有的制订政策的人都先解决钱的问题,都想建一个基金,其实这些是没有意义的,你是国开行就把国开行的事情做好,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我们靠绿色金融、绿色信贷可能治标不治本。特别是我们现在需要一个是能源一个是环保,这些都是基础设施建设,这一块如果不解决,我们的基础设施服务价格过高就解决不了。

  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夏光:

  李主任讲的就是政府政策性支付的功能,你要实现公共目标有时候不能靠商业银行,要靠政府公共性机构。2010年国家的几个金融机构还有国家的发改委共同发布一个文件关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投融资规定,关于融资这部分国家还是放了一个风,意思是鼓励对于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股权投资基金的建立。这是很难的,因为我们国家对基金控制的比较严,轻易不批,因为怕金融风险失控。但是在循环经济办股权基金的话,它用语言开了口子,批的会快一点。但是即使搞循环经济也会有风险,它就是通过保险机制来防范。关于融资回收期比较长,这没有办法,提供公共产品价格不可能太高,所以它要容忍比较长的投资期。过去有一些PPPBOT回收期30年都有,这就是它的特点,正因为它的回收期比较长比较慢,所以国家给的金融政策上提供了一个机遇比如说股权投资基金。

  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吴舜泽:

   我一直做投融资的研究,过去搞绿色信贷,我们后来分析了一下绿色信贷正的和反的,就是做反的流行,谁要不好我不给它贷款,但是真的投到项目上去都比较少,我们向中央财政贴息支持它都很困难。但是有几个领域可以贴,比如说火电厂脱硫。同时我们也推荐政府资金和银行资金捆绑使用,政府资金就不要逐利了,一些环保产业基金的投资能起到一些作用。另外就是一些创新也能起到作用,像开行和兴业银行做环保投资这块还是做的不错的。